太阳成集团tyc234cc

工程認證

當前位置: 首頁 >> 本科教育 >> 工程認證

1. 什麼是工程教育認證?

工程教育認證是國際通行的工程教育質量保證制度,也是實現工程教育國際互認和工程師資格國際互認的重要基礎。在我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由中國工程教育認證協會組織的,針對高等教育中工程類專業開展的一種合格評價。

2. 工程教育認證的理念是什麼?三者之間有何聯系?

1)學生中心——Student Centering, SC

2)成果導向(或稱:基于産出,目标導向)——Outcome-based Education, OBE

3)持續改進——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CQI

學生中心(SC)是宗旨,成果導向(OBE)是要求,持續改進(CQI)是機制。

3. “以學生為中心”重點是什麼?

1)是否将學生作為專業和教學工作的出發點與歸宿點?例如:專業方向和課程的設置是考慮學生發展需求,還是有什麼就提供什麼?

2)是否關注了全體學生? 例如:課外創新活動和社團活動的參與面,少數學生參與及成果不是專業認證的關注點。

3)是否關注了在校期間學生發展的各個階段、各個環節?

4)是否建立了可行的機制保障學生發展?例如:有要求嗎?誰來做?做什麼?什麼時候做?做了有無成效?成效用什麼來說明?

5)教師是否明确“學生中心”的理念在教學和培養中如何體現?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教學管理都必須貫穿以學生為中心。

4. 如何理解“以成果為導向”(Outcome-based Education,簡稱OBE)?

1)工程教育認證的根本目的,是促進或提升“教育産出”即成果(學生學到什麼),也即OBE,而非“教育輸入”(教師教了什麼)。

2)什麼是工程教育認證的“成果”?就是面向全體合格畢業生的培養目标和畢業要求,其集中體現了學校和專業究竟能使學生走向職業崗位時具備什麼素質和能力、并且這些“期望”、“承諾”的素質和能力确實成為了學生畢業時和畢業後一段時間表現的現實,這是認證的出發點和考核點。“華盛頓協議”所承認的,就是經過工程專業訓練的學生具備了怎樣的職業素養和從業能力,即“教育成果”。

5. 為什麼強調“成果導向”很重要?

1)培養目标和畢業要求既是專業認證的關鍵成果,更是學校、專業培養人才的方向和指南——明确“培養什麼人”的問題。

2)一方面,培養目标和畢業要求要符合認證标準,另一方面,圍繞培養目标和畢業要求建立的課程體系,以及直接面向教學實踐的課程内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也要切實保證培養目标和畢業要求的實現——明确“怎麼培養人”的問題。

3)培養目标、畢業要求和課程體系都集中表現在培養方案中。培養方案是專業人才培養活動的基本依據,必須符合認證标準及其理念要求——“成果導向”首先要檢驗培養方案這個關鍵文件。

6. “成果導向”關注什麼?

1)有沒有将支撐培養目标的畢業要求分解到每門課程和相應教學環節中?從另一角度:必修課程設置中有沒有與畢業要求無關聯的課程?

2)教學内容、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怎樣具體服務于畢業要求的達成?教師除了知道“為什麼教、教什麼、怎麼教”以外,如何幫助學生達到預期的學習成果?如何評價和判斷“學生學得怎麼樣”?例如:如何進行課堂表現、作業及其他課外要求、考試的檢查、記錄、分析、反饋?

3)專業是怎樣要求和把握教師對此的實際理解和實施的?

4)通過哪些途徑來判别教學達到了預期的學生學習成果?

5)學生是否參與、如何參與基于學習成果的有效性評價?

7. 如何理解“持續改進”?

工程教育認證制度本身的一大重要特點就是持續改進的質量文化。認證标準并不要求專業目前必須達到一種較高的水平,但要求專業必須(1)對自身在标準要求的各個方面存在的問題具有明确的認識和信息獲取的途徑;(2)有明确可行的改進機制和措施;(3)能跟蹤改進之後的效果;(4)并收集信息用于下一步的繼續改進。

8. “持續改進”關注什麼?

1)各個教學環節的質量要求如何體現?

2)是不是周期性的進行評價?

3)誰評價?評價有無反饋?誰反饋? 反饋後采取了什麼措施?

4)對畢業生有沒有制度性的跟蹤和反饋?

5)培養方案、課程設置、實習環節、教學内容、教學方法、師資隊伍建設、資源條件保障等等,是怎樣根據質量跟蹤和反饋予以調整的?

9.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與國際接軌體現在什麼地方?

2013年,我國加入《華盛頓協議》成為預備成員,2016年年初接受了轉正考察。201662日,中國成為國際本科工程學位互認協議《華盛頓協議》的正式會員。

《華盛頓協議》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國際本科工程學位互認協議,其宗旨是通過雙邊或多邊認可工程教育資格及工程師執業資格,促進工程師跨國執業。該協議提出的工程專業教育标準和工程師職業能力标準,是國際工程界對工科畢業生和工程師職業能力公認的權威要求。

加入《華盛頓協議》,意味着我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體系和認證結果将得到《華盛頓協議》簽約國家和地區的認可、采信,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學生可以在相關的國家或地區按照職業工程師的要求,取得工程師執業資格,這将為工程類學生走向世界提供具有國際互認質量标準的通行證。加入該協議,将促進我國工程教育人才培養質量标準與《華盛頓協議》的标準實質等效,推動教育界與企業界的緊密聯系,對盡快提升我國工程教育水平和職業工程師能力水平,實現國家新型工業化的戰略目标,提升我國工程制造業總體實力和國際競争力具有重要意義。

10.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對學生有什麼意義和影響?

學曆被“華盛頓協議”成員國互認,拿到進入國際就業市場的“入場券”。

11.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由什麼機構組織實施?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工作在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統一組織下,由各專業類委員會實施。

12. 認證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包括審查申請資格、審閱自評報告、組織和派遣視察小組、審閱視察報告、做出認證結論、頒發證書。

13. 認證工作的程序包括哪些階段?

認證工作的程序包括以下三個階段:

1)申請與審核。認證委員會在規定時間内對提出的申請進行審查,做出受理或拒絕受理的決定。

2)自評與審核。申請認證的學校按照認證文件組織自評并撰寫和提交自評報告。認證委員會對受理申請的高等學校所遞交的自評報告進行審閱,經對自評報告的初審、複審後,做出通過審閱或不通過審閱的決定。

3)進校考查。認證委員會對通過審閱的學校,依照制定的認證工作計劃和日程安排,派遣考查小組,評價考查,最後做出認證結論。

14. 申請全國高等學校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條件是什麼?

1)申請單位須是教育部批準并通過普通高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認證的高等學校,所申請認證的專業必須經教育部批準或在教育部備案。

2)申請學校從申請日起往前推算必須有連續五屆或以上的申請專業本科畢業生。

15.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标準(七大一級指标)是什麼?

專業認證标準由全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通用标準和本專業補充标準兩部分組成,共7項标準。包括:

1)學生(2)培養目标(3)畢業要求(4)持續改進(5)課程體系(6)師資隊伍(7)支持條件

16. 認證體系中“畢業要求”和“培養目标”是一回事嗎?

不是的。畢業要求是學生在畢業時應該達成的核心能力;培養目标是對該專業畢業生在畢業後5年左右能夠達到的職業和專業成就的總體描述。畢業要求的達成支撐了培養目标的達成。(詳見學院主頁本科教育各專業培養方案)

17.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畢業要求通用标準是什麼?

中國工程教育認證通用标準中的12項基本要求,如下所示:

    1)工程知識:能夠将數學、自然科學、工程基礎和專業知識用于解決複雜工程問題;

    2)問題分析:能夠應用數學、自然科學和工程科學的基本原理,識别、表達并通過文獻研究分析複雜工程問題,以獲得有效結論;

    3)設計/開發解決方案:能夠設計針對複雜工程問題的解決方案,設計滿足特定需求的系統、單元(部件)或工藝流程,并能夠在設計環節中體現創新意識,考慮社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環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夠基于科學原理并采用科學方法對複雜工程問題進行研究,包括設計實驗、分析與解釋數據、并通過信息綜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結論;

    5)使用現代工具:能夠針對複雜工程問題,開發、選擇與使用恰當的技術、資源、現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術工具,包括對複雜工程問題的預測與模拟,并能夠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與社會:能夠基于工程相關背景知識進行合理分析,評價專業工程實踐和複雜工程問題解決方案對社會、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響,并理解應承擔的責任;

    7)環境和可持續發展:能夠理解和評價針對複雜工程問題的專業工程實踐對環境、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8)職業規範: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感,能夠在工程實踐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職業道德和規範,履行責任;

    9)個人和團隊:能夠在多學科背景下的團隊中承擔個體、團隊成員以及負責人的角色;

    10)溝通:能夠就複雜工程問題與業界同行及社會公衆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包括撰寫報告和設計文稿、陳述發言、清晰表達或回應指令。并具備一定的國際視野,能夠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溝通和交流;

    11)項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與經濟決策方法,并能在多學科環境中應用;

    12)終身學習: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有不斷學習和适應發展的能力。

18. 什麼是“複雜工程問題”

工程教育認證标準中提到的“複雜工程問題”,英文為Complex Engineering Problems,指的是複雜的工程問題,而不是複雜工程的問題。“複雜工程問題”必須具備下述特征(1),同時具備下述特征(2-7)的部分或全部:

1)必須運用深入的工程原理,經過分析才可能得到解決;

2)涉及多方面技術、工程和其它因素,并可能相互有一定沖突;

3)需要通過建立合适的抽象模型才能解決,在建模過程中需要體現出創造性;

4)不是僅靠常用方法就可以完全解決的;

5)問題中涉及的因素可能沒有完全包含在專業工程實踐的标準和規範中;

6)問題相關各方的利益不完全一緻;

7)具有較高的綜合性,包含多個相互關聯的子問題。

19. 課程體系有哪些要求?

課程設置能支持畢業要求的達成,課程體系設計有企業或行業專家參與。

課程體系必須包括:

1)與本專業畢業要求相适應的數學與自然科學類課程(至少占總學分的15%)。

2)符合本專業畢業要求的工程基礎類課程、專業基礎類課程與專業類課程(至少占總學分的30%)。工程基礎類課程和專業基礎類課程能體現數學和自然科學在本專業應用能力培養,專業類課程能體現系統設計和實現能力的培養。

3)工程實踐與畢業設計(論文)(至少占總學分的20%)。設置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并與企業合作,開展實習、實訓,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畢業設計(論文)(至少占總學分8%)選題要結合本專業的工程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協作精神以及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課程設計累計時間安排應不少于8周。課程設計除了訓練計算機繪圖的技能以外,也要訓練學生的手工繪圖能力。對畢業設計(論文)的指導和考核有企業或行業專家參與。

4)人文社會科學類通識教育課程(至少占總學分的15%)。使學生在從事工程設計時能夠考慮經濟、環境、法律、倫理等各種制約因素。

20. 專業認證對畢業設計(論文)有哪些要求?

目的: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複雜工程問題的能力,提高專業素質,培養創新能力。

1 選題

選題原則按照通用标準執行的前提下,畢業設計(論文)的題目需結合工程,體現綜合性、先進性,難度和工作量适中,一人一題。

畢業設計(論文)的内容應與學生的專業方向一緻,選題應以突出工程綜合訓練的設計類課題為主。

畢業論文應該結合工程項目并以解決工程問題為導向,不宜安排學術型的科研題目作為學生的畢業論文。

2 指導

畢業設計:在有企業或行業專家參與的原則下,應由具有豐富經驗的教師或企業工程技術人員指導;應配備足夠的指導隊伍,每位教師同年度實際指導的學生人數不超過8人。教師應安排适當的概念訓練,如分析計算結果、結構方案比較、人工計算部分結構等。

畢業論文:主要包括文獻綜述、技術調查、實驗方案設計、結果分析、正文寫作、結題答辯和專業文獻翻譯等内容。

3 保障機制

學校制定了與畢業要求相适應的标準和檢查保障機制。畢業設計(論文)約占總學分8%,累計時間不少于13周。

21. 師資隊伍有哪些要求?

1)專業背景

從事專業基礎類課程和專業類課程教學(含實踐教學)工作的專任教師,其本科、碩士和博士學曆中,至少有一個為申請專項相關類别專業。從事課程主講教學工作的教師一般需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

從事專業課教學工作的骨幹教師有明确穩定的科研方向和相應的科研成果。

2)工程背景

從事專業課(含實踐環節)教學工作的專任課教師應具有相應的工程背景、工程經驗,或企業工作經曆。

22. 支持條件應當滿足什麼樣的條件?

1)專業資料

專業圖書應達到20000冊以上,并且每年訂購一定數量的新圖書;本專業紙質和電子的中文期刊50種以上,外文期刊30種以上;各類資源的利用率高。有滿足教學需要的現行工程建設法規文件、标準規範規程、标準圖集。有課程教學和畢業設計所必需的正版專業軟件。

2)實驗條件

具備大學物理、計算機專業課程實驗室;實驗設備、儀器完好,場地面積和設備台套數滿足實驗教學的分組要求,操作型實驗分組滿足人人動手的要求,實驗标準符合現行工程規範要求。

多媒體、語音教室等滿足課程教學需要;有用于課程設計、畢業設計指導的固定教室。

3)實踐基地

有相對穩定的專業實習基地。實習基地所能提供的實習内容覆蓋面廣,能滿足認識實習、生産實習和畢業實習的教學要求。


附件 《太阳成集团tyc234cc本科專業持續改進制度文件


附件【太阳成集团tyc234cc本科專業持續改進制度文件.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