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廣東省教育廳關于做好2023年秋季學期大中小學校黨組織書記、校長上第一堂思政課工作的通知》和學校相關要求,9月18日和9月22日,學院黨委書記楊文新、院長李小平聚焦“青年”主體,先後為2021級、2022級本科生講授新學期“思政第一課”,教育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提升家國情懷。

楊文新以《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為題,圍繞着眼長遠發展的重大抉擇、鑄就強國建設的堅實基礎、加快強國建設的戰略部署”三個立足點與IT學子親切交流。他指出,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系統化統籌部署,突出體現了三者相輔相成、共同支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的重要戰略地位。楊書記指出,作為新時代IT學子應該自覺承擔起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使命擔當,把自身建設同國家戰略目标、戰略任務緊密對接,聚焦“卡脖子”問題,弘揚“團結、勤奮、求是、創新”的校訓精神,紮實專業基礎,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内心感應時代脈搏,把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熱情貫穿學業全過程、融彙在未來事業追求中,肩并肩、心連心,在民族複興的宏偉藍圖上書寫青春篇章。

李小平以《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為題,結合學校發展和學院專業特色,從“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戰略布局”、“ChatGPT‘慧’改變什麼”、“數字服務系統的智能匹配”三個方面深入淺出地講解了構建中國式現代化人才發展新體系的重要性。李院長分析了我國強國建設的戰略部署,介紹了當今科技局勢,呼籲大學生要把握機遇,積極應對挑戰。計算機專業學子是大國科技領域博弈的先鋒,應争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用踏實嚴謹的工作态度學好本領,突破“卡脖子”技術問題,助力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生逢盛世,當不負盛世!本次“思政第一課”既生動又深刻,既有厚度又有廣度,深化了同學們對的新時代曆史使命的認識,更熟知了廣工大與廣東崛起工程中,為廣東發展做貢獻的奮進曆程,增強了同學們科技報國、挺硬擔當的信心與決心,為繪就具有廣東特色的壯美畫卷貢獻屬于IT學子的青春與智慧。